3.5.2 维基调查

「Wiki surveys」(维基调查)实现了开放式和封闭式问题的新融合。

除了可以在更合适的时间和环境下进行提问,新技术同样改变了我们提问的方式。大多数问卷都是封闭的,被试在研究者提供的固定答案中进行选择。这个过程,一个著名的调查型学者称它是「putting words in people's mouths」(将词语放在人们的嘴里)。比如说,下面是个封闭型的问卷:

下面是工作相关的问题。请看一下这些卡片,哪一个是你在工作中最看重的?

  1. 高收入

  2. 工作稳定,不用担心被开除

  3. 工作时长短,有很多自由时间

  4. 晋升空间大

  5. 工作很重要,有一种成就感

“This next question is on the subject of work. Would you please look at this card and tell me which thing on this list you would most prefer in a job?

  1. High income

  2. No danger of being fired

  3. Working hours are short, lots of free time

  4. Chances for advancement

  5. The work is important, and gives a feeling of accomplishment."

但这是唯一可能的答案吗?将回答限定为这五个,研究者会不会漏掉什么重要的东西?封闭式问答的替代品是开放式问答。下面是个开放式问题的例子:

下面是工作相关的问题。人们在工作重看重的东西有所不懂,你在工作中最看重什么?

“This next question is on the subject of work. People look for different things in a job. What would you most prefer in a job?”

尽管这两个问题看上去很相似,Howard Schuman 和 Stanley Presser (1979) 的实验显示,这回得到非常不同的结果:在开放式问卷中,接近 60 % 的受访者给出的答案与研究者在封闭式问答中准备的五个选项不同(图 3.9)。

图 3.9:调查实验显示,被试的回答可能取决于问题是以封闭形式还是开放形式提出。节选自 Schuman and Presser(1979),表 1。

尽管开放式和封闭式问题可以产生十分不同的信息,并且两者在早期都调查型研究中都很常用,但封闭式问题后来占了主导地位。这种主导性,并不是由于封闭式问题被证明可以得到更好的结果,而是由于它用起来更容易;使用开放式问题的方式更容易引入误差,并且更昂贵。放弃使用开放式问题并是很不幸的,研究者事先不确定的信息,有时恰恰是最有价值的信息。

然而,从面试官管理的测试向计算机管理的测试的转以,为这个老问题带来了新的解决办法。加入我们现在的调查问卷可以结合开放式和封闭式两方的优势蕙祯一?就是说,我们的问卷既对新信息开放,有可以得到易与分析的结果。这正式 Karen Levy 和我(2015)尝试建立过的。

具体的说,Karen 和我想到了可以通过网站收集用户产生的内容,这也许对设计新式问卷有磅数。我们的灵感主要来自于维基百科,这是个开放的动态系统,由用户产生的内容所驱动。所以我们将我们的新的调查方式叫做「wiki survey」(维基调查)就像维基百科随着参与者的思想而进化一样,我们设想的调查也随着他的参与者的思想而进化。Karen 和我总结了维基调查应当满足的三个性质:贪心,协作,以及可适应。接着,在一个网站开发团队的帮助下,我们建立了一个可以运行维基调查的网站:www.allourideas.org .

使用维基调查收集数据的一个例子是我们与「New York City Mayor's Office」(纽约市市长办公室)合作的项目。他们希望就纽约的市级可持续发展计划「PlaNYC 2030」,收集居民对此的想法。在最开始,市长办公室根据之前的调查准备了 25 个种子想法,例如:「要求所有的大型建筑的能源使用效率进行升级」,以及「将对孩子环保问题的教育加入学校课程」。使用这 25 个种子想法,市长办公室还会问道「为了建设更环保,更伟大的纽约市,你认为更高的想法是什么?」然后为参与者展示一组想法,例如:「开放市内的校园作为公共公园」和「针对高哮喘率的问题,在社区种植相应的树木」,让参与者在其中选择哪个想法更好(图 3.10)。在悬着之后,参与者会立即看到另一组随机组合的想法对。通过投票或者悬着「我无法决定」,参与者可以持续贡献他们的偏好。关键的是,在任何时候,参与者都可以添加他们自己的想法,在通过了市长办公室的审查后,这个想法将加入想法池,展示给其他的用户。因此,参与者看到的问题同时是开放的也是封闭的。

图 3.10:维基调查的界面。界面 A 是反馈页面,界面 B 是结果页面。节选自 Salganik and Levy (2015),图 2。

市长办公室在 2010 年 10 月启动了这个维基调查,并与一系列的社区会议一起,来获得居民的反阔。经过了大约 4 个月,共有 1,436 个参与者,贡献了 31,893 个反馈和 464 个新想法。至关重要的是,在排名前 10 的想法里,有 8 个都不在市长办公室准备的种子想法里。同我们在论文中所的一样,后上传的想法比种子想法得分更高的模式,在很多维基调查中都出现了。也就是说,通过使用开放式的问卷,研究者可以发现一些使用封闭式方法遗漏的信息。

不只是这些具体调查的结果,我们的维基调查项目还说明,数字型研究的成本结构意味着研究者现在可以以不同的方法与世界接触。研究者可以建立真实的,为很多人所用的系统:我们主持了超过 10,000 个维基调查,收集了超过 1,500 万的反馈。这种大规模使用的能力,是因为一旦网站建好,向公众进行开放并不会带来什么额外成本。当然,如果我们使用面试官管理的访谈就另当别论了。更进一步的,这种规模性是很多其他种类的研究变得可能。比如,这 1,500 万的反馈,也就是我们参与者的反馈流,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试验台。我在第四章讨论实验时将介绍更多由数字时代的成本结构带来的其他研究机会,尤其是「zero variable cost data」。

Last updated